5月19日晚,由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上海大學智能社會與文化研究院主辦,主題為“腦機融合與人的發(fā)展”的第五期智能社會與文化高端論壇順利舉行。本次論壇邀請上海大學特聘教授肖峰擔任主講人,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閆坤如教授主持,馬克思主義學院王天恩教授為與談人。校內外師生共計100余人參與本次論壇。
肖峰教授主要從三個方面對“腦機融合與人的發(fā)展”進行闡述。首先,他從腦機融合技術的介紹進行導入,對腦機接口到腦機融合的發(fā)展過程和可能進行了詳細論述。認為BCI(Brain-Computer Interface)技術發(fā)展趨勢將不僅局限于治療意義上的發(fā)展,還將具有增強意義上的發(fā)展,即實現(xiàn)對人類體能、智能和感知力的全面增強,從而使人在此基礎上成為“超人”或“后人類”,走向人的新進化。
其次,肖峰教授基于腦機融合的增強意義上對“超人”與“后人類”的概念特征分別進行了闡發(fā)。認為二者關系密切,超人類是后人類的一種中介形式,它們都描述了大致相似的人類未來景觀?;谀X機接口的腦機融合技術的最“超前”展望:通過“超腦”的構建而走向“超人”的制造,它能夠對人產生的最大影響,就是它在使人變?yōu)椤跋乱粋€物種”過程中所起的關鍵作用。進一步看,這樣的影響究竟應視為人類的新發(fā)展新進化,還是人類的終結或消亡?這進一步指向了腦機融合對我們理解人的本質這一問題所帶來的種種分歧。
隨后,肖峰教授從“超人”、“后人類”的哲學爭論出發(fā),分別介紹了不同學者和學派對于這一問題的不同的立場和看法,從而延伸到了關于“人”的本質和定義問題的探討。肖峰教授認為,“超人”仍然是人,但是變化了的人,這種變化觸及到了人的本質層次。因此,在是否允許“超人”的研發(fā)等議題時,他認為這是需要引起我們深思和警醒的問題。肖峰教授還談到,盡管人機融合所呈現(xiàn)出來的超人類乃至后人類的構想,實現(xiàn)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其中涉及的人文問題、人本疑惑等是不容忽視的,它將引發(fā)無盡的人文迷思。
論壇最后,與談人王天恩教授就“腦機融合與人的發(fā)展”進行了一系列的提問,涉及“硬融合”與“軟融合”、知行關系以及意念制動等,引發(fā)了大家對于腦機融合技術與人的本質問題的深入思考。部分與會師生也進行了相關提問,肖峰教授對其一一作出解答,討論氛圍熱烈濃厚。(來源:上海大學)
成人自考是什么意思?
成人自考一般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自學考試學習方式靈活、工學矛...(701 )人閱讀時間:2025-06-14高考后要不要對答案?
高考后最好不要對答案。很多高考生在考完試后急切想要知道答案和...(860 )人閱讀時間:2025-06-122025年高考時間表:2025年高考時間是幾月幾號
2025年的高考已經(jīng)如約而至,這場牽動著無數(shù)考生及其家庭的重...(877 )人閱讀時間:2025-06-082025年中考是哪三天(2025中考是6月幾號)
2025年中考即將到來,全國各地的初中畢業(yè)生和家長都在關心一...(2892 )人閱讀時間:2025-06-06